
文:王祥新
作为一名中医文化传承者,我非常推崇老祖宗的智慧:养生的核心在于顺应自然规律。而伏天做艾灸,正是遵循“天人合一”的理念。那么,伏天这么热为什么适合做艾灸?究竟有哪些顺应时节的道理?今天我将为您解开伏天艾灸的秘密,请您记得收藏。
首先,伏天阳气最盛,天地间阳气蒸腾。人体阳气也随季节升于体表,此时经络通畅、毛孔舒展,正是补阳的最佳时机。我们做艾灸时,借助艾草的温热之性,通过穴位传导将天地阳气引入体内,恰似为人体阳气 “添薪加火”,其补阳效果远胜其他季节。尤其对于那些常年畏寒、手足不温的阳虚体质者,伏天艾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调理作用。
展开剩余70%再说说伏天的湿邪问题。此时暑湿交织,湿邪易侵入人体,导致肢体困重、脘腹胀满、舌苔厚腻等不适。《黄帝内经》有云 “湿胜则濡泄”,可见湿邪对健康的影响不容小觑。而艾灸通过温热刺激足三里、阴陵泉等穴位,能温化寒湿、通利经络,促进气血运行,将体内郁积的湿邪通过汗液、尿液等途径排出体外。我在临床中常见患者艾灸后自诉身体轻盈许多,这正是湿邪渐去的表现。
“冬病夏治” 是伏天艾灸的另一重要意义。诸如慢性咳喘、关节冷痛等冬季好发的疾病,多因阳气亏虚、寒邪内伏所致。伏天阳气最盛时,我们通过艾灸命门、关元等穴位,能趁势驱散体内深藏的寒邪,增强脏腑功能。就像农民在夏季除草施肥,为秋收做准备一样,伏天艾灸正是为秋冬健康夯实基础。
最后,从生理特点来看,伏天人体新陈代谢加快,皮肤腠理开泄,药物与温热刺激更易渗透吸收。此时艾灸,艾草的挥发油成分能快速通过经络直达病灶,热力也能更深入地温通脏腑。但需提醒大家,艾灸后切忌贪凉饮冷,以免寒邪乘虚而入;阴虚火旺者则应减少艾灸频次,或配伍滋阴穴位。
总之,伏天艾灸绝非简单的保健手段,而是遵循中医 “春夏养阳” 原则的智慧选择。作为中医养生和健康科普从业者,我倡导大家不要错过伏天艾灸的好时机,调理身体,保持健康。
如果您对伏天艾灸也认可,请您一定记得收藏此文并分享给身边亲朋,这个伏天艾灸起来!
最后,祥新愿您拥有:
健康的身体
快乐的心境
丰盈的灵魂
编辑:伯未集品牌部
免责声明:
本平台注明原创的内容权利属于本平台所有。未经本平台授权,任何人不得擅自使用(包括但不限于复制、传播、展示、镜像、上载、下载、转载、摘编等)或许可他人使用。已经本平台授权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作者来源。否则,对于侵权行为,本平台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。
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以上声明内容的最终解释权归本平台所有,本声明将适用本平台所有时间分享与转载文章,谢谢您配合!
发布于:山东省欣旺配资-免费配资炒股-股市炒股杠杆-股票在线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